9789863812173.jpg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宇宙真相似乎逐漸明朗。最新物理學證實:真實的宇宙,其實不是無限大,而是無數個,只能瞬間存在,而且蜷縮微小可以藏在心裡及顯示在腦海裡。

 

量子力學不易懂的主因,是在於它顛覆了我們的傳統舊思維,我們很難想像量子力學竟然是建立在不可驗證的「意識」之上,這哪像是一門科學,反而比較像是一門數學的哲學理論。

 

量子.jpg

 

假如我說量子力學是靈魂的最佳見證者,你一定會說我在胡扯。可是綜觀量子力學的發展軌跡,最後竟然是找到另一個空間的存在,而我們存在的空間卻只是一種投影的幻覺世界,也就是說,我們的意識是來自於另一個看不見的空間。如此一來,量子力學就等於在間接證實了靈魂的存在。

 

那麼,量子力學怎會是建立在不可驗證的「意識」之上呢?那是因為意識是來自於另一個無法驗證的空間裡,並且宇宙原本是不存在的,而是「所有的宇宙」都是由意識所創造出來的。

 

那「所有的宇宙」有多少個?量子力學的弦理論計算出有10的500次方個宇宙。

 

那宇宙有多大?很小,只有你眼前,也就是你腦海裡的那一幕畫面(一張照片)那麼大而已,而且只存在一瞬間。

 

宇宙大小.jpg

(真實宇宙只有腦海裡的一張照片那麼大而已)

那宇宙為何會感覺無限大呢?很簡單,把你眼前(腦海裡)的宇宙畫面向前後、左右及上下,做3D的連續移動播放(連續移動的觀看)就可以了。當無限移動播放時,宇宙就會是無限遼闊。

 

無限宇宙.jpg

(造成宇宙無限遼闊的原因)  

 

量子力學的宇宙觀是唯心論。真實的宇宙只是腦海裡:一張二維平面的「宇宙圖像」而已,而非無限大的3D宇宙。

 

現今物理學最熱門的「全像理論」說明了兩件事:

1.     宇宙最基本的核心元素不是物質或能量,而是資訊碼:量子比特(量子位元、Q位元、qubit)。像鑽石與石墨都是相同的碳元素,但會有差別,則是在於碳元素的排列組合不同,排列組合就是資訊碼。因此,宇宙是一部巨大的量子電腦,而物理定律是電腦程式。

 

2.     宇宙存在兩個世界,黑洞是兩個世界的入口與出口。

 

蟲洞.jpg

(黑洞是兩個世界的入口與出口,圖片取自網路資料)

 

接著,我就根據量子力學的「全像理論」,做一個完整的彙總與哲學解釋:

1.        黑洞內部,在每個意識念頭的瞬間中,宇宙量子電腦會依據念頭,產生一個二維平面的「宇宙圖像」(類似於照片或電腦畫面)。



黑洞內部.jpg

(瞬間念頭產生的二維宇宙圖像)



宇宙最小時間單位是普朗克時間(10的43次方分之一秒),念頭的每個瞬間為一個普朗克時間,那麼每個人每秒可以產生10的43次方個宇宙圖像,所以「宇宙圖像」總個數=10的43次方個x無數億個生命意識x宇宙壽命136億年x無數個平行宇宙=10的500次方個宇宙。

 

2.        宇宙圖像是產生在黑洞內部裡,因為黑洞內部我們是看不到的,所以宇宙是被認為產生於「虛無」中的「無中生有」,也就是聖經的「神」或老子的「天」。

 

3.        宇宙圖像是由宇宙最小單位「弦」所組成,弦分成「開弦」與「閉弦」,開弦就是量子比特1,閉弦就是量子比特0。宇宙核心元素是資訊碼。



宇宙最小單位.jpg

(宇宙最小單位:一直在振動的「弦」)

 

4.        宇宙圖像的組成單位「弦」,會不斷振動產生各式各樣的「成對虛粒子」。其中一個虛粒子會留在黑洞裡,另一個則會逃逸出黑洞外,變成實粒子。成對的粒子分開後,會在兩個世界形成「量子糾纏」。


成對虛粒子.jpg

(弦振動產生成對虛粒子,其中一個逃逸出黑洞)

 

5.        留在黑洞裡的虛粒子就是生命意識所產生的「經驗值」,佛教稱為「業」,心理學家稱為「潛意識」。「經驗值」就是我們在每個瞬間中,經由五覺感官看過、聽過、聞過後所留下的紀錄與回憶,這種紀錄是永生不滅的。也就是你起心動念所說過的每句話及做過的每件事等等,都會永久的被儲存起來。

 

6.        黑洞內部是另一個看不見的世界,物理學家稱為「白洞」或「高維度空間」,哲學家稱為「精神世界」或「意識數據庫」,佛教稱為「第八識」,我則稱為「雲端意識數據庫」。


美國傳奇的天才發明家
尼古拉·特斯拉在1907年曾提及:「所有可感知的物質來自一種基本物質,微細到超乎我們所可了解,充滿整個空間,可稱之為阿卡西( Akasha ),是生命得以朝氣蓬勃,擁有創造力,生生不息的能量來源,存在於所有事物及現象當中。」


 

7.        另一個逃逸出黑洞的虛粒子則在變成實粒子後,就被萬有引力拉長並投影成我們這個可以看見的三維「物質世界」。大腦就相當於一台電腦螢幕,能將二維平面的宇宙圖像轉換成三維的立體影像。


投影.jpg

(宇宙是在我們的腦海裡,而不是在身體之外)


根據狄拉克的反物質理論,實粒子從「無中生有」瞬間產生後又瞬間湮滅,所以我們這個物質世界只是一種生生滅滅的連續播放過程,跟播放影片的原理一樣,也就是說:只是一種投影的虛幻世界。真實世界其實是在黑洞裡,只要把黑洞裡的資訊碼全部輸入到電腦,我們就能知道整個宇宙的來龍去脈。


 

8.        「全像理論」說明了:我們的物質世界,實際上只是從另一個空間裡的「二維資訊碼」投影到我們這個物質世界的一幅「三維全像投影圖」而已。
 


全像投影.jpg

(三維投影世界是來自遙遠的二維世界)

 

9.        以上就是「意識創造宇宙」的整個過程。

 

唯物論的宇宙觀是:宇宙只有一個,並且永遠存在。這種宇宙觀的時間及空間必須是連續的。
 

可是很不幸,量子力學的「量子」物理概念卻是空間與時間都是一種「不連續性」的變化過程。也就是宇宙是一直斷斷續續的不斷產生及只能瞬間存在(投影)而已。
 

宇宙最小的空間單位是【普朗克長度】,為 10 的 33 次方分之一公分;最小的時間間隔是【普朗克時間】,為 10 的 43 次方分之一秒。在這一刻度以下,引力及時間空間都不復存在。 
 

因此,量子力學的「量子」這兩個字就直接推翻唯物論。
 

物質都是由一顆一顆微小的原子所組成,那麼物質就不可能是連在一起的實體,而是中間充滿了空隙。愛因斯坦認為光是粒子,稱為「光子」,其實「光子」就是一種像圖片或電腦螢幕的「像素粒子」。
 

因此,空間不連續,只有投影才能解釋。
 

像素.jpg

(像素粒子組成的物質,就是一種投影的影像。)

 

時間不連續,代表物質是斷斷續續的產生又消失,所以宇宙不會是只有一個,宇宙是一直被不斷的在黑洞內部產生、儲存(留著的虛粒子)及投射到黑洞外面(逃逸的虛粒子),這才會造成宇宙加速膨脹,而造成宇宙加速膨脹的暗能量則是儲存在黑洞內部裡的二維宇宙圖像:經驗值。
 

美國物理學家休·艾弗雷特三世於1954年在他的博士論文中,提出的「多世界解釋」理論(Many Worlds Interpretation,簡稱MWI)就認為:意識的念頭每做一次選擇,就跑出一個宇宙出來,雖然聽起來很奇怪?但這個理論可完全是嚴格遵循數學方程式演算得來的結果。現在,MWI理論已經成為歐美很多科幻作品中的主題。後來艾弗雷特被《科學美國人》(Scientific American)譽為「20世紀最重要的科學家之一」。
 

 

mwi.jpg

(念頭每做一次選擇,就跑出一個宇宙出來。)
 

宇宙只是你在瞬間中,五覺感官所感覺到的一張二維宇宙圖片而已,一堆電子信號的「資訊碼」罷了,它是依據你的念頭產生在你的心中,而不是在身體的外面。
 

「你的宇宙」的大小、美醜、好壞等等,全是依據你的經驗與思維有多大、多美多醜、多好多壞而決定的。你的思維有多大多美,你的宇宙才會有多大多美。不是宇宙賦予生命了意義,而是生命將意義賦予了宇宙。
 

1965年美國物理學家約翰·惠勒與他的同事布萊斯·德威特(Bryce Dewit),企圖統一量子力學與相對論而共同創造了惠勒-德威特方程式:H ( x )|Ψ>=0,在這個方程式中,竟然獨缺t(Time),也就是說宇宙的本質是:不存在時間性。一個不存在時間及完全靜態的世界,為何還會如此千變萬化,難道時間也跟空間一樣是虛幻的嗎?
 

現在我們就可以這樣想像,黑洞內部裡儲存了所有生命意識從創世紀以來所有發生過的二維宇宙圖像(照片)。對宇宙量子電腦而言,過去、現在及未來的宇宙圖像是同時儲存在宇宙量子電腦裡,就類似於你不同時間拍攝的照片被儲存在電腦檔案夾裡一樣。同時擺放的這些照片是沒有時間性,只有連續串聯的關係。當把這些串聯照片連續播放時,才會讓你有時間的錯覺。當你從過去的某張照片開始連續播放時,才會產生你過去的某段回憶。
 

因此,時間跟空間是一樣的,都是相對的,都是一種幻覺。

 

在一粒沙中
看到全世界
在一朵野花中
見到天堂
將無垠
握在手掌中
見永恆
於一剎那間
——威廉.布萊克

 

結論:

宇宙不是只有一個,而是無數個,
你的宇宙是你創造的,
你是創造無數個「你的宇宙」的唯一主人,別人只是陪你成長而已。
生命是永生,唯一目的就是創造「你的宇宙」,也就是經驗值,也就是累積經驗與回憶。

因此,

不是宇宙賦予生命了意義,而是生命將意義賦予了宇宙。
重要不是你得到什麼?(逃逸出黑洞的虛粒子)
而是你創造及儲存了什麼?(留在黑洞裡的虛粒子)


至於宇宙量子電腦如何運用「分形理論」創造出你的宇宙?那就下回分曉,或是參考《量子力學與混沌理論的人生十二堂課》。
 

🚂推薦好書:
📕生命解碼:啟航宇宙尋根之旅
📕https://bit.ly/2XpGhzj

 
📘量子力學與混沌理論的人生十二堂課
📘https://bit.ly/3f2Jtr1

 

臉書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faber0205/

 

 

 

 

 

arrow
arrow

    林文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