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圖片1.jpg

我們總想改變命運,但是聽了那麼多的勵志演講,看了那麼多的成功書籍,也吸收了那麼多的新資訊與新觀念,似乎生活也沒有改變多少,他人成功的模式根本就不管用。

那生命到底是命中注定,還是命運是可以改變的呢?

雖然命運是一定可以改變的,但要徹底改變命運卻是很困難的,這從數學公式的「貝葉斯理論」中,可以得到完整的答案。

人生中,不同的心態和回應模式會產生不同的結局,你的命運是由你的想法及行動所決定。因此,人生就是一連串不斷做擇與回應的過程,而我們的選擇,以及怎樣處理自己的行動,就決定我們成為什麼樣的人。

 

也就是說,你的人生是由你的一連串「選擇」所決定。

而大腦執行整個「選擇」機制的「決策過程」,科學家認為是一種「貝葉斯理論」。

在2001年,美國新墨西哥大學的Carlton M. Caves、美國新澤西州默里山貝爾實驗室的Christopher A. Fuchs和英國倫敦大學皇家霍洛威學院的Ruediger Schack等三人,共同發表了一篇短論文,標題是《作為貝葉斯機率的量子機率》,該論文主要是探索量子力學的一種新詮釋。

 

三人都是經驗豐富的量子資訊理論專家,他們將量子力學與貝葉斯理論結合起來,建立了「量子貝葉斯模型」,該模型認為「貝葉斯理論」就是人類大腦做「選擇」的電腦裝置。

 

意思是:大腦就是一部小型量子電腦,大腦做「選擇」的決策演算法就是「貝葉斯演算法」。

貝葉斯(Thomas Bayes),這個十八世紀倫敦的長老會牧師和業餘數學家,41歲時因捍衛牛頓的微積分學而加入英國皇家學會。他為了證明上帝的存在,發明了機率統計學原理,雖然這個偉大的願望最後沒實現,生前也沒發表過自己的數學論文。但是,貝葉斯逝世後,好友搜集了他的手稿,才使機率統計學的「貝葉斯理論」終於公佈於世。但貝葉斯生前並未預料到,自己作為業餘數學家的手稿,竟在兩百多年後,會深深影響到二十世紀後的現代科學,讓無數現代科學家不得不回頭學習貝葉斯理論並將其納入自己的研究體系中。

 

在現代生活中,可說是到處充滿了貝葉斯公式,谷歌是靠它崛起的,它在人工智慧領域中更是如火如荼的被廣泛應用著。

 

像視覺圖像處理,Google自動駕駛汽車的操縱系統,G-mail對垃圾郵件的處理,MIT主導的人類“寫字”系統,以及最新的SIRI智慧語音助手平台,還有挑戰人類最後智慧堡壘的AlphaGo系統等等,都有一隻神秘的手躲在後面操控,而它就是貝葉斯公式。

量子力學是最近一百多年的事,但在兩百多年前,貝葉斯牧師就發現了量子力學的核心思想:「意識創造宇宙」。也就是宇宙的萬事萬物都是從「觀察者」的角度出發,而不是從「事件」的本身。所謂「觀察者的角度」,就是我們是用以往的個人「經驗值」來重新建構及描述宇宙的萬事萬物,人類的經驗值就如同人工智慧的大數據庫。

 

而經驗值的唯心論本質是主觀意識、不確定及不完備的,這與學術界一直以來是唯物論的客觀事件、確定及完備的基本思想,是背道而馳的,所以貝葉斯理論一開始就被認定為不科學,因此被排斥及埋沒了兩百多年而乏人知曉,直到人工智慧的來臨。

 

那麼「貝葉斯理論」是什麼理論呢?

其實就是一種「經驗值計算」的主觀機率,我們一般知道的機率都是客觀機率。

 

譬如在一個箱子裡有100個球,一半是黑球一半是白球。 

現在把箱子蓋上,從裡面摸出球來,那麼摸出一個白球的機率是多少?

再笨的人都知道是50%的機率,這叫客觀機率。

 

但是我們這個世界絕大部分時候的資訊是陌生且不完備的,我們根本不知道外面世界是怎麼樣的,我們那裡知道這裡面有多少個黑白球?

 

所以問題現在換成一個箱子裡面有100個球,但不知道多少個白球及多少個黑球,那請問從裡面摸出一個白球的機率是多少?

 

這時你當然會說我怎麼知道呢?但是人類身處在這個世界不就是這樣嗎?那怎麼辦呢?

貝葉斯理論就是在解決這個問題的,這就叫主觀機率。

 

就是我們先用猜的,譬如先猜有50%的機率是白球,接著先摸出一個球,如果發現果然是白球,那就說明裡面是白球的機率比較高,所以你把50%往上提一點,比如說提到55%。接著再摸一個,如果還是白球,說明這個機率還可以再提高一點,就提到60%。後來卻摸到一個黑球時,你會認為可能沒有60%那麼高,就降一點。

 

這種利用歷史資訊逐漸了解問題的思考方式,就是貝葉斯理論。針對未知的問題,從觀察者的主觀角度出發,先以歷史經驗擬定預測機率,然後再透過每一次的實際結果來修正下次的預測機率,經過多次的嘗試及不斷的反饋調整,最終就能貼近問題的真實機率。

也就是說,針對陌生環境,先用主觀的經驗值做出判斷,再依據收集到的新資訊對原有判斷進行不斷的修正並做出最優化的決策,而每個新資訊均能減少外在環境的不確定性。

人類在生活過程中,不斷嘗試並累積了很多的歷史經驗,接著會定期對這些經驗進行「整理歸納」,然後得到了生活的「規律」。當人類遇到未知的問題或需要對未來進行「預測」時,人類就用這些「規律」,對未知問題與未來進行「預測」,進而指導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因此,人的一生其實就是一種處理陌生及不明確問題的學習成長過程。我們剛出生來到這個世界時,面對的就是一個十分陌生的環境,那時我們的經驗值是一片空白,看到的世界也是一片模糊,就像不知道袋子裡面黑白球各有多少個,能掌握的資訊量幾乎沒有,只能憑著好奇的心理,藉由不斷的嘗試與回饋,甚至透過閱讀及學校教育,來獲取及累積資訊與經驗值,進而逐漸了解及適應四周的環境。

 

生命的目的是學習成長,而其最終目的就是要逐漸接近無限大的整體客觀宇宙,也就是人類永遠無法達到的「上帝視角」。

 

圖片1.jpg

 

所以,我們學習成長中的真實宇宙面貌應該是:

世界充滿未知及不明確經驗值是有限且不完備的宇宙沒有客觀事件只有主觀意識。然後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利用少量的資訊,來做出最佳的解決方案。這就是貝葉斯公式的理論架構,而這個架構不存在客觀的唯物,而是全屬個人信念的唯心,其結果是沒有對與錯,只有因與果。不管當時的判斷是否正確,却是當時經驗範圍內最好的選擇,就算回到當時一萬次,那時的選擇永遠是一樣的。因此貝葉斯機率又稱主觀機率。

 

人生就是一部貝葉斯理論的學習成長過程,這個過程也說明了:人是沒有自由意志的,人的「選擇機制」的結果是必然而非偶然的,這只是一種經驗值的計算過程,是受另一個空間的靈魂的初始值及靈魂的經驗值所控制。

 

靈魂的初始值是指你的本質與天賦,如音樂、數學邏輯及長處等,這是無法改變的,


經驗值就是你過去累世所作所為,所形成的個性及心態等,這是可以改變的,但是由於經過好幾世的累積形成,這需要花很大的意志力及很長的時間,還必須要透過發願,才有辦法完成改變。

 

所以想要改變命運,首先要先認清:「人是沒有自由意志的」,而是受另一個空間的靈魂的初始值及靈魂的經驗值所控制,心態上不但要歸零還要歸無,因為另一空間是在真空的虛無中。

改變命運,一是不能違反原來的初始值,你不能做你不喜歡及不擅長的事情,二是你必須找出並更新所有重大缺失的經驗值,也就是消除阻礙進步的業障,三是你必須學習能改變命運的新經驗值,也就是學習並創造能不斷自我超越的新知識、新觀念及新態度。

這種深入靈魂深處的自我了解及改變過程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必須要有非比尋常的方法,這種方法在企業稱為策略規劃,而在個人方面,我則稱為靈魂的策略規劃。至於如何完成個人的靈魂策略規劃,那就下回分曉。

(資料參考於《生命解碼:從量子物理、數學演算,探索人類意識創造宇宙的生命真相》,林文欣著‧八方出版社)

圖片1.jpg

博客來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70414

金石堂網路書店:
https://www.kingstone.com.tw/book/book_page.asp…

博客來網路書店、誠品書店、金石堂書店,以及全省各大書局、網路書店均可購買。

作者林文欣,畢業於成功大學工管系,曾任職於台塑關係企業、惠普科技(HP)及台育企管顧問公司等,曾經寫過幾年電腦程式,也建立過多套PLM、ERP、SCM及MES等大型電腦系統,喜歡閱讀量子力學書籍,有近達三十多年的企管顧問及高階主管生涯,走遍台灣及大陸各地的中大型企業。

臉書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faber0205/

 

 

 

arrow
arrow

    林文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